当前位置:
南通大学“两学一做”专题网站
浏览次数:
585
更新时间:
2016-11-16

10月24日,2016“南通大学好青年”颁奖礼暨“我的青春故事”报告会在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。通大好青年齐聚一堂,诠释青春榜样。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江应中为通大好青年颁奖。

今年的五四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时对青年人提出了做“有理想、有追求、有担当、有作为、有品质、有修养”的“六有”大学生的殷切期望。我校好青年评选正是通大学子对“六有”大学生的最好诠释,旨在营造“处处有典型、人人可成才”的校园氛围,以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力量,引领广大青年见贤思齐、崇德向善,发现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各领域普通青年典型,挖掘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。评选历时5个月,经过前期综合评定、微信投票、答辩评审等环节,最终评选出10名“2016南通大学好青年”以及12名“2016南通大学好青年”提名奖的青年代表。

颁奖礼分ppt展示、现场交流、颁奖仪式以及宣誓等环节。通过展示“通大好青年”的日常的学习与生活,彰显他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;现场交流中,“通大好青年”代表们围绕“青春接力,梦想起航”这一主题,讲述他们青春里的纷呈梦想以及追梦过程中的酸甜与苦乐,为大家集中诠释了“学生工作”、“创新创业”、“励志奋进”、“勤学成才”、“思想引领”、“阳光活力”、“志愿公益”等七类新时期好青年的时代风貌。与会领导为“通大好青年”颁发了奖杯和证书。

“南通大学好青年”代表在报告会上分享了他们的青春故事。学前师范131班的吴倩时刻不忘初心,她一路苦读,多次获得校级荣誉,她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学习的机会,不断的充实和提升自己;医学检验技术141班的孔姗对梦想“一曰坚持,一曰开拓”,入校以来,优异的综合素质让她获得奖项共计31项,在团学新媒体宣传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,赢得了高点击率的回报;交通工程143班的刘鹏程“在磨砺的土地上成长自强不息”,作为我校伯藜学社的成员,他受助的同时不忘感恩,以支教的形式反哺家乡孩子,为贫困的乡村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希望,尽己所能地回馈社会;“愿倾其一生,埋首在显微镜下”的附属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刘益飞,作为“省六大人才高峰”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“俊才计划”的培养对象,潜心研究病理学知识,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8篇,科研成果丰硕。

党办、宣传部、学生工作处、团委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。

(校报学生记者 仓定勇 吴秋红/文 校报记者 范苏/摄)

与会领导为“通大好青年”颁发奖杯和证书。

“通大好青年”代表们讲述他们追梦路上的酸甜苦辣。


会场。